不论是结婚还是添丁,蛋、鸡蛋、红喜蛋都因为美好的寓意,符合人的传统观念中的生儿育女观,而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和祝愿。沛县是刘邦发迹之地,红喜蛋风俗起于此,继而扩散到,“有汉文化的地方,就有红蛋习俗。”
蛋谐音“诞”,意为“多子”,刘邦崇尚红色,造就红蛋习俗
在百姓眼中,“圆”是完整和美好的意思,而和“圆”相关的词汇也总让人联想到完满、美好、和谐。鸡蛋的形状是“圆”的,自然也寓意着团圆。蛋还谐音“诞”,母鸡产蛋很多,也就是“多子”,所以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人们在很多结婚、添丁的时候,都习惯将蛋作为祭品、礼品,以表达美好的祝愿。
《诗经》和《史记》中有记载:远古时,有一个名叫简狄的妇人,在外出游玩的时候(一说为洗澡时),出于好奇,在无意间吞服了一枚燕子蛋,没想到居然因此怀孕并生下了儿子契,也就是商代的先祖。后世的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契那样,就开始送燕子蛋给生育孩子的人们表示祝福,可燕子蛋不好找,就用鸡蛋代替了。可见至少在殷商时期,百姓就以蛋赠亲朋好友了。
2003年,徐州考古人员在翠屏山汉墓中,发现了两枚鸡蛋壳。翠屏山这座汉墓的主人是西汉皇室成员刘治,汉墓陪葬发现鸡蛋壳,这证明鸡蛋或许在汉代已经作为祭祀的物品。
在徐州的汉兵马俑博物馆,还有一块东汉中期的画像石《亲迎图》,描述了当时男婚女嫁的风俗礼仪。在画面中,男方屋外画了一只母鸡在喂食小鸡的场景。有些学者认为,画像石中的这只母鸡就是后代婚俗中送鸡习俗的起源,说明徐州在汉代就用鸡来祈求繁衍生育、多子多福了。
在民间传统中,大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山顶洞人在死者身边洒上红粉,来祈祷新的生命。汉代以前,各地尊崇的颜色不一,有崇尚黄色的,有崇尚黑色的。从号称赤帝之子的汉高祖刘邦开始,红色成为尊贵的颜色,从此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渐趋一致,红色成为了“吉祥”的颜色。人们用红色表达喜悦和祝福,用红色来保佑平安。
结婚、生子本来就是为了“繁衍”,追求的自然是喜庆吉祥、生机活力。因此,在结婚生子的步骤里,与“红火”有关的事物一件都不能少,一派喜气洋洋,生机盎然的景象。把鸡蛋涂红,一来红色可以增加喜庆气份,二来人们认为红色可以辟去灾祸,保佑新人或婴儿安然无恙。徐州作为汉文化故乡,沛县作为刘邦故里,崇尚红色、送红喜蛋的习俗自然更是广为流传。
添丁后要红鸡蛋报喜,徐州红喜蛋习俗内容纷呈
在徐州的传统中,新郎去女家迎娶时,要有童男“压轿”,怀抱红公鸡。“压轿娘”返回时得同时带上女方准备的花母鸡,这对鸡并称“长命鸡”,被视为新人的“吉人”,到老都不能宰杀。
徐州地区嫁闺女一定要“开脸”。娘家在闺女贴身的陪嫁箱子里放上开脸要用到的东西,婆家则请来夫妻健在、儿女双全的“全乎人”做开脸人,用两股红线把新娘脸上的乳毛薅掉,再拿红鸡蛋在脸上滚,嘴里念叨着“绞脸要红线,滚脸要鸡蛋。今天吃喜酒,明年吃喜面。”新婚夫妻要在洞房里把用过的鸡蛋吃掉,“吉(鸡)祥如意,早生贵子”;有的地方让全福人带走鸡蛋,分给不孕的妇女,希望能够帮助怀孕。
新媳妇怀孕以后,娘家在她临产前半个月时就要带糖、鸡蛋去看闺女,这叫“催生糖”。既表示了娘家欢喜,希望闺女赶快生,也是给闺女做预备,防着生产时太过于忙乱,是当娘(外婆)的心意。不送催生糖的话,闺女就会受婆家的刁难。鸡蛋的选择也很有讲究,要用母鸡的头生蛋。俗话说的好:“金鸡子、银鸡子,不及母鸡生的头一子”,头生蛋在老人看来是极为珍贵的补品。
婴儿出生后要在7天内向各处亲友送红鸡蛋报喜,男孩送双数,女孩送单数。送了红鸡蛋,就代表孩子诞生了,该筹备喜宴了,所以有所谓“吃了红鸡蛋,才把礼来办”的说法。接到“报喜”的娘家和亲友过上几天就要送去鸡蛋、红糖、挂面、炒米,这就是俗称的“送粥米”。婆方家接到礼物后,一般当时即回给亲友4-9个染红的熟鸡蛋。
孩子满月那天,婆家要准备宴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人。饭前喝红糖茶、泡馓子。饭后要送红鸡蛋或油条表示“都喜”。按照徐州地区的传统,生男孩要送20个,生女孩就送19个。带走红鸡蛋,也就带走子孙绵延的美好愿望了。
红蛋习俗催生亿元企业,“香道红蛋”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婚、生子都要分红喜蛋,而且不论亲友还是和陌生人,都可以跟主人要,小孩就更不用说了,有时老年人也会来凑热闹,叫“讨红喜蛋”。只是到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自己花费精力去准备红鸡蛋了,专门生产红喜蛋的公司也就应运而生。
目前专门生产红喜蛋的公司名气比较大的是江苏香道食品有限公司的“香道红喜蛋”。香道红喜蛋在2013年10月被列入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道公司董事长杨须跃是温州人,今年38岁的他,瘦瘦的身材,干练精明。杨须跃1996年到沛县,看准了红蛋习俗,在“大汉之源”做起了红喜蛋生意。他说,宇宙初是一个“卵”,它孕育出了盘古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造就了人类。因此,在原始的观念里,“蛋”就是人类的起源,这也让人们在表达求子、繁衍后代的愿望时,都以蛋相赠。在汉朝之前,老百姓仅仅送鸡蛋而非红鸡蛋;在汉代推崇红色以后,红喜蛋的风俗才在逐渐扩散开来。“汉高祖刘邦出于沛县,因此也可以说,红喜蛋的风俗是从沛县开始的。”图片
“现在无论南北,各地都有红蛋习俗,只是数量不同,像宿迁要送6、8、10;苏南讲究3、5、7、9;淮南生男送100个,生女就是美中不足的99个;徐州多数则是生男20个,生女19个,除了生子,乔迁结婚也得送两个,可见红蛋习俗遍布之广。”他说。
遗憾的是,在温州等一些南方城市,因为红蛋习俗的商业附加值没有被挖掘,缺乏引导,这一风俗已经开始日渐式微。杨须跃说:“随着物价的上涨,人们随礼的价格也涨了,过去只要送一两个红鸡蛋就行,现在自然要送的更多些。”60后父母依然保持着红鸡蛋的风俗,但80后则对红蛋习俗表示无所谓。“他们为了图省事,直接用蛋黄派或者巧克力代替了红鸡蛋,已经不懂红喜蛋的本意了,只是跟风而已。长此下去,年轻的一代就完全不知道还有红喜蛋这个风俗了。”
杨须跃说:“文化就像友谊一样,越沉淀才能越深。”在宣传红喜蛋这一民俗文化的同时,香道也在不断地尝试新路,设计了品牌吉祥物囡囡和囝囝,并在包装上对男孩女孩进行了区分。香道红喜蛋目前已经在沛县发展成为集农业、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文化基地。
链接
刘备巧用红蛋,东吴“赔了夫人”
“刘备招亲”是东吴都督周瑜用的计谋,他想用假招亲,真扣留的计策,拿刘备当人质,要他交还荆州。不料这一计策立时就被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识破。诸葛亮设下“锦囊妙计”,其中有一条就是“红喜蛋计”。原来,诸葛亮让刘备去东吴时,带上了大量染红的鸡蛋,一到东吴,不论宫廷内外,大小官吏和将士,逢人便分,一无遗漏,还说这是皇室礼仪,十分隆重。被分到红喜蛋的人都因此而感到光荣,没分到的,还纷纷到刘备的住所去讨。刘备更是来者不拒,一般来客让手下人分,头面人物还是亲自动手分,大造了招亲舆论。东吴本来没有这种习惯,都觉得新鲜,便一传十,十传百,弄得家家户户都知道,东吴公主孙尚香与皇叔刘备即将成亲了。结果假戏真做,刘备得了好夫人,欢天喜地;周瑜却只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郁闷不已。
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
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